查看原文
其他

河北通报央视记者采访受阻引争议!官方通报何以服众?

梁修明 传媒茶话会
2024-11-08

点击下方名片,关注我们↓↓↓


导 读


今日(3月14日)凌晨,就央视记者燕郊采访受阻一事,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镇爆燃事故处置指挥部发布通报进行回应。


虽然表达了歉意,甚至说明了劝离原因,但对于此官方通报,仍有网友表示质疑:
一是官方称事故现场仍存在天然气泄漏风险,对非救援人员进行劝离,但除了记者,现场似乎还有许多其他非救援人员,又为何不强制劝离他们?
二是出现问题就推给基层一线人员,一线工作人员是“背锅专用户”吗?



旨在澄清事实真相、回应社会关切的官方通报,为何却每每引发广泛质疑,被推至风口浪尖,触发二次甚至多次舆情? 
类似的官方通报和舆情现象,在一些基层地方的突发舆情事件中也并非个例。
不禁让人发问:官方通报何以服众?



透过现象看本质。

一方面,如今超10亿人的网民规模构成了众声喧哗的舆论场,在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群体极化的“围观聚光灯效应”影响下,客观上决定了任何一份官方通报,都难以满足所有人的期待。


另一方面,突发舆情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反映和情绪表达的使然,通常情况下,其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逻辑和价值诉求。


可以说,官方通报的关键要义在于最大程度地澄清事实真相,价值旨归在于把准回应社会关切的“最大公约数”。


仔细梳理,系统复盘,不难发现,常常看似简单的突发舆情事件,其背后则不同程度存在“谣言与真相交织、情绪与事实缠绕、价值观与利益碰撞”的复杂现象。稍有不慎、不妥和失当,官方通报就可能卷入汹涌的舆情漩涡,陷入越来越深的舆情泥淖。


比如,有的官方通报对突发舆情事件的演变发展规律特点认识不够深刻、把握不够全面,违背舆情应对的时、度、效客观要求,缺位、失位、错位、越位;有的答非所问、遮遮掩掩、自说自话,刻意回避掩饰矛盾问题;有的不担当、不作为、懒作为、慢作为,转移视线、避重就轻、歪曲事实、推卸责任,把“小事拖大、大事拖炸”;还有的视“舆情”为“敌情”,对舆情进行围追堵截,简单粗暴、一删了之……


这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,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,浪费行政资源,削弱政府公信力,影响党和政府形象,导致对立和矛盾。


对此,必须坚决予以克服和避免,进一步增强官方通报的可信度和公信力,才能更好地在多元中立主导、在多样中谋共识、在多变中定方向。




官方通报是舆情应对的重要方式和核心环节,直接关系舆情应对工作成效。


官方通报无小事。


当前,舆论生态、媒体格局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,舆情的形成路径与扩散机制发生深刻变化,国内与国际、时间与空间、线上与线下、虚拟与现实、网民与非网民、业界与非业界等界限相互交融、愈益模糊,形成了越发庞大复杂的舆论场。


有时候“茶杯里的水花”也能演变为舆情风暴。特别是互联网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,其所具有的交互性、匿名性、多向性、开放性等特征,常常使很多社会问题和事件在即时性、快捷性、爆发性、跨时空的传播过程中发生矛盾激化。


“蝴蝶效应”“塔西佗效应”“搭车效应”“长尾效应”等相互交织影响作用下,官方通报很可能快速演变为新的舆情热点、舆情焦点、舆情风险,甚至酿成重大舆情事件。如此,官方通报不仅难以发挥舆情应对应有的澄清事实真相、回应社会关切的效用,还很有可能触发难以预料或把控的连锁反应。


可以说,对于突发舆情事件,公众对官方情况通报的需求和期待近乎苛责,几乎不存在任何容错空间。以至于官方情况通报的字词标点、话语话风、发布时间、发布平台、回应主体、事实细节等每一个环节、要素,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逐一审视、反复推敲。这对各地及时回应公众关切、正确引导舆情,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


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。


官方通报本质上是沟通工作、群众工作,关乎民情民意民心,关乎公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,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。


从这个意义上讲,官方通报更需要将心比心、换取真心,有效构建准确性、及时性、公开性、完整性、权威性的公共说理和公共对话模式,用事实、细节、过程、理性等要素,切实讲清楚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“怎么办”。



官方通报是一项政治性高、复杂性大、业务性强、涉及面广的舆情应对系统工程。


俗话说,大事瞒不过,小事不用瞒。


互联网时代,人人都是自媒体,人人都有麦克风,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、传播者、接受者、判断者、围观者。传统经验主义的挨、躲、捂、拖、堵、截、洗“七字真经”处置舆情的方式,不仅失去了效力,也无益于回应关切、舆情引导和问题解决。


问题是时代的声音,是工作的导向,也是发展的动力。


“舆”因“事”起,先有事情,才有舆情。更进一步而言,“舆情虽然形态各异、千差万别,但基本上都是以事件为核心,包含一个或多个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”。做好官方通报工作,客观上要求必须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,压实主体责任,线上线下并举,回应社会关切,推动问题解决。


官方通报考验政府治理能力、领导舆情素养,折射社会和谐与信任。应当看到,各有关政府部门承担相应的改革发展、经济建设、市场监管、社会治理、医疗卫生、交通运输、城管执法、生态环保等职能,与宏观经济发展、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,社会关注度高。


同时,从舆情传播及扩散的生命周期理论来看,一般而言,舆情的生产和传播大致分为萌发期、发展期、爆发期、衰退期、沉淀期五个时间环节。


基于这些因素考量,官方通报尤须增强系统思维,正确看待理性舆情与非理性舆情,精准科学有效回应,紧密关注舆情走向,稳妥把握好一般性问题、社会热点事件、复杂敏感事件、重大突发事件等舆情类型,遵循“快讲事实、慎讲原因、续讲进展、重讲态度、及时准确”的原则,积极、主动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,以平实、务实、翔实的语言,讲清楚事实真相、政策举措、处理结果等,最大限度压缩非理性的遐想空间。


全媒体时代,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,在聚光灯下工作已成为新常态、必修课、基本功。“领导干部与普通受众最大的不同是,他们不仅仅是媒体消费者、舆论接受者、多媒体娱乐者,更是数据收集者、信息分析师、舆情研判家、舆论环境建设者和治理者。”领导干部高度重视舆情回应工作,不仅是检验其是否政治成熟、具有领导才能的重要体现,也是衡量其敢于担当、善于作为的重要标准,更是其主政一方、治理一域的职责所系、能力所需。


领导干部在舆情回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这在客观上要求,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舆情素养、本领和能力,把舆情回应列入重要工作日程,实事求是、坦诚透明、及时有效回应舆情。要善待善用媒体,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,尊重新闻传播规律,充分发挥媒体的重要舆论引导作用,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。

领导干部如何更好地运用媒体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?事实上,早在2016年2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》,其中明确规定: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政策,特别是遇有重大突发事件、重要社会关切等,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,表明立场态度,发出权威声音,当好“第一新闻发言人”。


走好网上群众路线。要真正“跟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”,对建设性意见及时吸纳,对困难要及时帮助,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,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,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,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,更好地承担起舆情信息及时发布者、权威定调者、自觉把关者、问题解决者角色。




人无信不立,政无信不兴。


公信力是政府执政能力之基,关系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,关系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,也关系良好社会秩序、政务诚信建设的形成与维系。


制度机制具有根本保障作用。官方通报的公信力源自实事求是、公开透明、制度机制,关键要牵住制度机制建设这个“牛鼻子”,建立健全舆情研判、预警、预报、协调、收集、回应、考核评价、激励约束等全流程、闭环式的制度机制。


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制度机制,将官方情况通报作为政务公开、舆情回应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专项工作体系。对政务公开、舆情回应先进典型以适当方式予以推广、交流和表彰,发挥好示范、引导和激励作用。


建立健全通报批评、约谈和责任追究制度。常态化、制度化、长效化对舆情回应工作情况进行通报,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;对违反相关规定,歪曲事实、弄虚作假,慢作为、不作为、乱作为等行为,侵犯群众知情权、造成不良影响且情节较重的,予以严肃追责问责。


说一千道一万,实现党心民心“同频共振”是官方通报的价值所在,也是检验官方通报实际成效的根本标准。官方通报唯有坚持实事求是、做到公开透明、强化制度机制,从善如流,直面问题,坦诚沟通,最大程度找准与社会公众思想认识的共同点、情感交流的共鸣点、利益关系的交汇点、解决问题的切入点,才能增强可信度、提高公信力、凝聚共识力,才能成为民意的“晴雨表”、社会的“黏合剂”、发展的“推进器”。


本文作者梁修明,系深圳商报社记者、综合办(党委办)主任助理

主编:刘娟

编辑:蒋婷婷

校对:李媛 毛洁


  END  


往期推荐

太会玩!今年的两会融媒作品真是“花样百出”

刚发片单,又开创新会,这家央媒新媒体平台动作有点密

周六招聘|中国日报社、央广网、新京报等【共12家】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传媒茶话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